已满十八点此进入射精网站_满十八崴按此进入秘密通_大象传媒满十八勿扰入品

深度探讨:顺德产业转型迈向新台阶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深度探讨:顺德产业转型迈向新台阶

发展总部经济,确立价格指数
佛山专业镇转型升级领跑珠三角

  顺德的一些专业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镇域经济向产业链两端方向延伸,积极发展服务业,在珠三角再次引领其他专业镇开启转型之路。
  专业镇在佛山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佛山专业镇及时调整发展战略,走出引领行业、引领潮流发展之路。
  2010广东十强镇中,佛山揽得三席,分别是顺德区北滘镇和南海区大沥镇、狮山镇。实际上我市还有众多专业镇,在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转移、推进城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顺德专业镇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做法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上月初,广东省专业镇转型升级专题培训暨高层创新论坛在顺德北滘镇举行。
  上月末省委委员、候补委员首轮集中视察,视察组调研了珠三角的8个专业镇,其中佛山市有5家,顺德区为北滘镇、乐从镇。视察组认为,佛山专业镇转型升级路径正确,转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市委书记陈云贤指出,抓住专业镇发展,就抓住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牛鼻子”,佛山一定要切实采取各种创新措施,全面加快专业镇的转型升级,将专业镇经济发展得更好、更有特色、更有竞争力。
  据了解,佛山的专业镇正在由小到大,由强基础到不断提升的阶段发展。北滘的专业镇,在发展家用电器的基础上,现在逐渐引申出工业设计作为引领。西樵的专业镇跟南庄的专业镇,传统产业是纺织和陶瓷,现在逐步引领成会展、研发、总部经济的基础上,确立了纺织价格指数跟陶瓷价格指数,引领了行业在国内国外市场的发展。
  可以说,佛山专业镇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引领行业、引领潮流发展的阶段,其中价格指数的确立、工业设计的推进,包括某一行业检测检验中心的建设,形成了专业镇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潮流。

        “飞地”: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
        广东顺德(英德)产业新城既破解顺德发展瓶颈,又带动英德等后发地区发展

编者按: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为全面展示我市发展的成就,本报特从今日起开设“看佛山——纪念建党90周年”栏目,推出“创新与转型篇”、“品牌佛山篇”、“专业镇模式篇”三大方面共6篇文章,展示顺德经济发展成就。

核心提示:
  2010年12月16日,顺德与英德两地政府签署区域经济合作协议,顺德将投资300亿元在英德红英镇建36平方公里的区域经济产业园。从目前经济实力来看,顺德虽是“大户人家”,但发展空间不足;英德可说是“小户人家”,却缺乏资金、技术、产业,两地合作恰恰是优势互补。而两地从考察到签约,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创新的“顺德飞地”模式,在广东省尚属首次。
  文/本报记者 彭巧云

        ●起源
  一份协议让两地联姻
  一个是曾经辉煌的华侨茶厂,后来由于经营困难破产,当地的华侨只能选择外出打工或到附近茶厂帮人摘茶、摘砂糖桔。另一个是有名的白色家电之乡,广东省乃至全国县域经济的领跑者,土地开发强度超40%。各自的需求连接了一份合作协议,也让英德和顺德两地有了交集。
  1951年,英红茶厂始建,最初是一个厅级编制的劳改农场,后来办过“五·七”干校和知青茶厂,包括红线女在内的一大批文化界和艺术界精英都曾在此工作过。
  1978年,正在读高一的吴宗胜的父母同其他15000名越南难侨一样被迫回国,并被安置在英红茶厂。后来茶厂破产,他们到英德市去找了份工作,其他下岗的职工们有的选择了去深圳、广州、清远等地打工;有的在附近私人茶厂帮人摘茶、摘砂糖桔。
  2010年12月16日,顺德和英德签订联合开发英红华侨茶厂36平方公里土地的协议,让两地从此有了交集。当晚,英德市长马家庆表示,联合开发,可以彻底解决农场在改制中遇到的历史问题。
  顺德要开发茶厂,原茶厂的职工们也有了新的希望。长期在外务工的甘秀英,由于这次的开发,拿到了一些征地款,向亲戚借了点钱买了新房。“在搬入新房子以前,我们一家8口人就住在40平方米的老房子,进门就是床,全家人在屋里都是挤来挤去的。”甘秀英对这次园区开发看上去挺满意。果农骆惠香的儿子陈兴祥则希望能在工业园找到工作,这样不用外出打工,同时可以照顾家人。
  顺德有工业企业10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近3000家,企业普遍发展态势良好,有产业布局与扩张的需求。据调查,全区300家龙腾企业中,2011年有224家因扩能而有用地需求,用地总规模达67167亩;企业上市方面,按区的战略部署,未来3~5年上市企业达30~50家,企业募集资金的项目需要大量的土地支持。
  顺德的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达到了48%,土地内部挖潜的能力十分有限。顺德为了创造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迫切需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因此,促进资源、要素和产业的跨区域流动,才有利于破解顺德区资源匮乏、发展空间受限的难题,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发展平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出空间发展。

         ●创新
  合作25年税收五五分成
  顺德区与英红镇的这份区域经济合作协议,从考察到签订,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而这一个月的时间,两地就合作区域、合作时间、利益分配等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短短的时间内就敲定了在广东省尚属首次的区域合作创新模式。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顺德土地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日益显著,企业走出去成为必然。但是“产业不配套,一个企业转移过去后还得回顺德买配套产品,这导致很多企业不想转移出去。”之前顺德在云浮、湛江等地都有顺德产业园,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过去有很多企业以单打独斗的方式“走出去”。
  除了担心当地不能提供足够的产业配套,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外,顺德的企业家不大习惯产业园当地的管理也是顺德企业不愿走出去的一大因素。能不能在顺德以外建一个园区,由顺德区政府主导开发,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资金、品牌等优势,提供满足企业未来10年发展的空间?带着这种设想,顺德先后派员到云浮、江门、清远等地考察。在充分对比各产业园的土地规划指标、开发成本、发展空间、交通条件、产业配套以及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等条件后,最终选定位于英德市的英红镇。
  虽然目前从顺德开车过去英红镇要2个半小时,但是目前正在建设广乐高速,而且武广高铁也经过英德,交通方面将会缩短到一个小时。最重要的是,相比其他地方提供的都是一小块一小块地方,而英德市委、市政府提供的规划总面积达36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大。
        通过洽谈,两地最终敲定:顺德获得英德市英红镇36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权,同时英德市也将向以顺德为主导的园区管委会下放相应的经济事务审批权限,并由顺德组建产业园投资公司进行开发,园区GDP、工业总产值、税收等由双方五五分成。合作期满后,产业园移交给英德管理,园区产生的税收、GDP、工业产值全部归英德所有。
  “原来定的是50年,英德觉得长;后来我们就说减到30年,英德又提出20年。我们觉得,还是让英德定吧。最后确定是25年。”据原顺德区副区长苏伟波透露,两地税收分成最初曾定为“八二开”,考虑到英红这片地的发展潜力大,最终改为“五五”分成。
  据介绍,产业园计划总投资300亿元以上,2011年开始首期建设;到2015年完成中期2万亩开发,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GDP约100亿元的现代产业基地;到2020年基本完成产业园建设,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800亿元,GDP达到200亿元。

         ●影响
  合作双方有“利”可图
  此次与英德共建产业园,对顺德来说,将通过合作破解资源匮乏、发展空间受限的难题,为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供发展平台,为战略性新型产业腾出发展空间,也有利于区内一大批优势企业抱团发展,提升顺德的区域品牌影响力。
  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认为,顺德、英德两地创新思维,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这种合作模式把“双转移”的区域经济合作推向更新高度,促进资源要素产业的跨区域流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顺德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少魁表示,顺德(英德)产业园可以看作是顺德和英德携手共建的现代工业“中心沟”。而且,这个产业园可以释放顺德300亿元民间资本,是民间资本实现溢出效应的一个很好的管道。“十年后,这个产业园的效益将再造一个英德。”
  另外,英德作为后发地区,该产业园建设,将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能通过园区的工业化拉动,加快英德城市化进程,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进展
  银团将提供足额授信100亿元
  近日,作为顺德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副处级建制的产业新城管理委员会已获批准成立,相当于顺德的一个镇级单位,这意味着有相对独立的审批权限。顺德、英德两地区域经济合作协议签订五个月以来,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产业园的前期咨询工作、土地现状摸底工作、招商引资前期准备工作等均已悉数展开,具体的规划也将于六月份出台。
  目前,在规划建设方面,筹委会与新加坡裕廊、城市发展综合研究院(中国·深圳)等国内知名规划机构开展研讨和合作,完成产业新城总体发展思路和概念性规划研究初步成果,提出“以顺德、英德两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核心,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总体定位。
  招商引资方面,结合招商重点,组织企业、行业商(协)会等到产业新城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有针对性地拜会了30多家区内家电、机械装备、电子企业。自3月份启动招商工作以来,已有意向入驻项目50多个,其中龙腾企业项目18个。
  投融资工作也取得一定的进展。目前,产业新城开发公司——广东宏德投资有限公司已获区政府批准,即将注资成立。产业园筹委会已和工商行、中行、农行、建行和农信社等多家银行进行了接触,其中清远、佛山两地工商行拟组成银团,与产业新城开展全面合作,为产业新城开发建设提供足额授信(初定100亿元),并对入园企业特别是顺德企业的转移进驻提供信贷支持。农信社也将利用“短平快”的优势,为产业新城短期融资和小额融资提供支持。

        6月份争取签约项目8~10个
  今年是产业新城的开局之年,也是打基础、促发展的一年,规划编制、土地收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规划是产业新城发展建设的灵魂。因此,在进一步深化、完善发展战略和概念性规划研究的基础上,迅速启动产业新城总体规划编制的国际竞赛,并力争在5月底前完成启动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确定启动区各项建设项目的重点和时序。
  与此同时,着眼长远,同步启动“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结合近期规划编制以及日后产业新城各项建设工作进度不断更新、完善,让数字化管理理念从一开始就贯穿整个产业新城规划、建设、招商、运营、服务等各个环节。
  目前,50多个项目已经有意向入驻产业新城。因此,接下来将加快制定出台《广东顺德(英德)产业新城工业项目准入办法》、入园项目优惠措施等一系列产业转移导向政策。重点开展启动区“精密机械装备及骑车配件”专区推广工作,并以点带面地针对区内家电、机械装备、燃气具等行业开展宣传推广工作,引导落实产业链内企业抱团投资。
  同时,以6月份全省“双转移”战略工作现场会在产业新城召开为契机,同步开展大型招商推介会及项目签约、奠基动工仪式,争取签约项目8~10个,储备项目50~60个,树立和提升产业新城的品牌和对外影响力。此外,同步推进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申请认定。
  “一年建成,两年税收见成效。”英德市长马家庆对合作前景充满期待。

         专利大区日均申请专利28项
        顺德实施知识产权战略,15年领跑全国县域

 文/本报记者李芸
  至去年底,顺德累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了7.2 万件和5.33 万件,连续15年领跑全国县域,这组简单的数字是顺德知识产权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顺德区坚持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实施全民教育和国际合作“三位一体”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能力从“量”上的累积走向“质”的飞跃。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创下“顺德模式”

        如何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一直是顺德区经济促进局领导层写入工作备忘录上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 2001 年开始,顺德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开展专利申请资助、专利实施计划项目等,通过适度引导、鼓励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产业化。
  十年来,顺德知识产权政策不断跟随企业、产业发展与时俱进,从简单的专利资助开始到推动专利产业化,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再到引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不断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指导企业建立集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为一体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如今,美的、科龙、格兰仕、科达等 4 家企业先后被认定为国家专利试点企业,还拥有省优势示范企业 21 家,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37 家,各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数量在全省县(区)中居首位。
  与此同时,全区的专利工作体系已经由过去单一的行政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协会和中介服务跟进、企业主体实施的综合体系。顺德区经济促进局不仅开通了咨询和服务专线电话以及专题网站,在2007年成立区知识产权(专利)顾问团,在2006年成立国内家电领域首个专利联盟——电压力锅专利联盟,目前,联盟企业的产值由成立之初的4亿元扩大到近40亿元。在2010 年,引导企业将专利与标准结合,建立顺德电压力锅产业发展标准创新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动顺德电压力锅产业发展标准创新工作。

         全民教育全方位提升知识产权意识

        追寻顺德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顺德坚持引进和培训专利人才,从专利普法进厂入村到知识产权进学校入社区,强化全民教育、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意识在逐年提升。
  从1998年开始,顺德先后推行专利普法“进厂到村” 、2002年知识产权“进学校入社区”活动,连续十多年从不间断,累计派发了知识产权宣传资料20 余万册。与此同时,还积极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和讲座,仅 2010年先后组织了“欧洲会展及海关维权实务研讨会”、“家具行业外观设计图像检索培训班”、“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高峰论坛”等多个专题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

        知识产权战略快步走向国际

        从加强顺港知识产权合作,到启动顺港 “企业国际知识产权评估管理体系建设及提升创新能力计划项目” ,再到开展国际知识产权合作,顺德知识产权战略快步走向国际。
         在2010年10月,顺德电压力锅专利联盟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第74届ICE大会上,联盟代表中国标准化委员会作了电压力锅国际标准修订提案,提案顺利通过,目前已进入标准草案制定阶段。在家电领域,由中国广东企业提出国际标准提案并获得通过尚属首次。同时,在2009年,申请外国发明专利4项、PCT专利申请24项,成为领跑全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又一制高点。

        从量上的积累走向质的跨越

        顺德知识产权的亮点远远不止于此。顺德知识产权发展从最简单“量”的累积走向“质”的飞跃。在2010年,顺德中国专利(外观设计)金奖实现了零的突破。在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上,顺德美的集团、德冠包装、海信科龙、格兰仕、新宝电器5家企业的5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奖,其中美的集团的电压力锅专利荣获外观设计金奖,德冠包装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这是至高荣誉,全国234个项目获此奖项,顺德就占了5个。”顺德区经济促进局副局长郭步强说,2010年顺德区的企业平均每天有28项专利申请、有21件专利获得授权,知识产权为企业带来了核心竞争力和切实利益。
  当前,在顺德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转型战略目标下,顺德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为主线,加强政策引导、人才培育、完善管理制度,一个成熟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正在形成。

        相关链接:

       《佛山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20年)》提出,力争到2013年末
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70件

         本报讯 记者王晓琦报道:记者从市府办日前印发的《佛山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获悉,各级财政将加大对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作资金的投入力度。《纲要》明确指出,每年市财政预算支出不低于1000万元,为我市的知识产权工作向纵深推进提供资金保障。
  在专利方面,《纲要》提出,到2015年,专利年申请量达23000件以上,每百万人口年专利申请量达到3800件以上,国内专利申请总量超过20万件;在商标方面,《纲要》提出,力争到2013年末,全市注册商标总数达到10万件,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70件,省著名商标达400件,注册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达到20件,商标国际注册达到5000件,各项指标全国领先。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上一篇

专业镇转型当心重走“打工经济”

下一篇

广东工业设计城:省区共建力推产城融合升级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安顺市| 大姚县| 凌海市| 金寨县| 长治县| 循化| 安新县| 沿河| 小金县| 黄浦区|